【重磅】工信部兩大政策落地!高速在哭,低速在笑!
七月,工信部公布了兩件事,致使高速車很受打擊。
第一件事,總理親自主持會議,消減高速車補貼,支持低速電動車!
7月4日,工信部在北京召開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坐談會,馬凱總理主持并參會。據透露,高速電動汽車的推廣補貼機制,從補貼支持向政策性引導轉變已成定局。
工信部發布《關于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核情況的公示》(以下簡稱“《公示》”),顯示僅有8.5萬電動汽車符合首輪補貼標準,而去年電動車型的銷量是50.7萬輛。
顯然經歷了去年大規?!膀_補”事件之后,國家的相關政策手段日漸趨嚴。種種跡象,無不表明國家對高速電動汽車補貼發放的日趨嚴肅和慎重。
第二件事,緊急叫停高速新能源汽車!
日前,工信部公布了《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》,并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。值得注意的是,該《規定》建立了“叫?!敝贫?/span>,明確了生產企業發現高速新能源汽車產品存在安全等嚴重問題的,應當立即停止相關產品的生產、銷售,采取措施進行整改。
生產企業不能保持《準入審查要求》,工業信息化部應當責令其停止生產、銷售活動,并責令立即改正。也就是說,自7月1日起,即便已經獲準的高速新能源車企,一旦出現問題,工信部可緊急“叫?!?!
據悉,我國一些行業喜歡盲目跟風,高速新能源汽車行業尤其如此,傳統汽車、互聯網、家電企業都紛紛跨界高速新能源,市場供應量大,同時隨著補貼的大幅滑坡,性價比更高的低速電動汽車越來越受市場歡迎,民眾對高速新能源的購買欲不高,使得產銷嚴重失衡,從而造成了產能過剩和高庫存等問題。工信部對高速新能源車建立“叫停制度”,對存有安全隱患的高速新能源車進行叫停,也是優勝劣汰的必然選擇。
從國家政策來看,電動汽車仍是未來發展大趨勢,但高速狀況頻出,作為市場剛需的低速電動車或將更有作為!